1. 新媒介文学景观与文学的物质性,《文艺理论研究》(CSSCI),2022年第一期。
2. 全媒体社会的媒介构成及其复合化审美特性,《现代传播》(CSSCI),2021年第十二期。
3. 跨媒介视域下电影的诗性修辞与影像美学——论纪录片《掬水月在手》, 《电影评介》,2021年第五期。
4. 媒介变革与新媒介文学的形成,《文学与文化》,2021年第一期。
5. 新媒介与审美经验理论的转型,《文艺争鸣》(CSSCI),2020年第九期。
6. 视觉的“怀旧体验”:当下中国电影的文化表征,《中华文化论坛》,2020年第四期。
7. 中国电影产业的导演更替与内容转型,《中国电影市场》,2020年第四期。
8. 电影生产及其文化资本的衍生力,《社会科学研究》(CSSCI),2019年第六期。
9. 从物质媒介到文艺媒介——媒介与文学关系新探,《中州学刊》(CSSCI),2019年第八期。
10. 新时代中国网络文艺的文论话语建构,《当代文坛》(CSSCI),2019年第三期。
11. 中国动画电影的市场表现与民族元素,《中国电影市场》,2019年第七期。
12. 小成本电影的叙事力度及传播途径——以《村戏》为例,《四川戏剧》,2019年第八期。
13. 中国“审美经验”的知识社会学考察 ——兼论新时代文艺美学的一种转向,《文学评论》(CSSCI),2018年第四期。
14. 后人类语境下文学作品的媒介形态及时间结构,《厦门大学学报》(CSSCI),2018年第五期。
15. 数字媒介与审美经验变迁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,2018年10月15日。
16. 文化资本与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,《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》,2017年第四期。(人大复印书报资料文化创意产业2018年第四期)
17. 统计文艺学:大数据时代文学研究的新范式,《文艺理论研究》(CSSCI),2016年第五期。
18. 西方文论关键词:文化生产,《外国文学》(CSSCI),2016年第五期。
19.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巴拉兹电影美学,《中外文化与文论》第33辑(CSSCI),2016年第2期。
20. 辨析“日常生活审美化”——评《伦理与审美:后现代语境下的追寻与反思》,《博览群书》,2016年第一期。
21. 当代中国电影导演的文化资本分析,《中州学刊》(CSSCI),2015年第六期。
22. 布莱希特“间离”学说的文学伦理反思,《外国文学研究》(AHCI,CSSCI),2015年第三期。
23. 中国电影产业受众反应的定量分析与文化阐释,《南京师大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,2015年第四期。
24. 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经典文本的建构,《中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,2015年第三期。
25. 《文心雕龙·风骨》新释及延伸,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,2015年第二期。
26. 电影产业的美学维度,《美育学刊》,2015年第六期。
27. 华丽的表彰——作为象征资本的电影奖,《文艺评论》(核心),2015年第一期。
28. “二我差”:自传中的叙事张力,《美育学刊》,2014年第五期。(人大复印书报资料文艺理论2015年第二期)
29. 信息时代中国古典文学的存在方式,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,2014年第一期。
30. 后现代语境下的媒体奇观——凯尔纳对媒体现象的阐释与反思,《四川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,2012年第二期。
31. 主导与多元、压制与反抗——媒体文化中的意识形态问题,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,2011年第五期。
32. 凯尔纳媒体文化研究的视野与方法,《东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,2011年第五期。
33. 孟子“以意逆志”论的阐释,《孔子研究》(CSSCI),2009年第三期。